全球观热点:文物 | 山西大同:构建融通文化、文明、文脉的长城文化廊道
【资料图】
大同是万里长城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开建年代久远,分布地域广泛,黄土夯筑坚固,防御体系健全,文化底蕴深厚,总长度达493公里,占山西省长城资源总量的35%。其中汉代、北魏、北齐等早期长城150公里、内外明代长城343公里,分布在天镇、阳高、新荣、左云、灵丘、浑源等县区,是长城建筑精美、体例齐全、军事防御体系完备的重要区段之一,是一座天然的长城文化博物馆。
保护长城,是一项比长城留存更为久远、更为厚重的任务。近年来,大同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以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抓手,着力推动全市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市人大出台《大同市长城保护条例》;谋划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5大类工程项目78个,总投资约48.61亿元;突出文脉传承,出版系列长城文化丛书,开展长城题材精品文艺创作,讲好大同长城故事;深化文旅融合,推动长城文化景区提档升级,打造一批高品质“长城人家”民宿业态,长城沿线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举办和长城主题节庆活动等。
李二口长城 赵艳宏拍摄
目前,李二口长城、平型关大捷等4A级长城主题景区已经建成。230公里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已实现全线贯通;60余家高品质“长城人家”民宿投入运营;成功举办首届长城文化旅游节、大同美术馆长城文化摄影展、“长城论坛”;10条全域旅游直通车开通运营,10个长城沿线民俗文化村史馆建成投用,一条串联生产、生活、生态,融通文化、文明、文脉的长城文旅廊道正在加速形成。
为更好地保护长城本体,大同市划定大同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长城重点段落设立长城保护标志。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每年聘用长城沿线村民担任长城保护员,就近对长城资源进行日常看护,加强长城保护的同时为长城沿线村民创造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大同市长城文旅协会等社会组织也积极行走在长城脚下,致力于长城保护与宣传推广,他们开展“红马甲活动”,发动长城沿线村落的牛羊倌,让其成为长城脚下的长城保护志愿者,目前已有58名羊倌投身到长城保护的队伍中来。
同时,大同市大力发掘长城文化内涵,推动长城资源活化利用,根据各类长城资源特性,开展一系列活化利用工作。如,利用大同古城墙打造了9处展示大同城墙由北魏至明代墙体叠压关系及城防体系的文物展示区;发掘得胜堡群、新平堡、周士庄古堡群等长城资源作为万里茶道集散路段管理、商贸类遗存的文化内涵;天镇县葡萄采摘的农旅项目,阳高县的杏花节与长城的结合等。
随着大同市多个领域与长城融合的推进,全市正在把传统古村落、人文景观、自然资源串珠成链,打造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动长城沿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方位发展。
上一篇:甘肃省民乐县市场监管局开展KTV、酒吧等娱乐场所专项整治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送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