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新能源材料高潜力赛道 市场扩容为金发科技增添发展新动能-热文
(相关资料图)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聚焦主业持续深耕并前瞻布局新能源材料等高成长性赛道,斥资投入研发创新、不断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多业务线并进、多项目待投产”的发展路径在提升公司产品品质稳定性、平抑原料端压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为公司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300152)。事实上,前期在技术、产能等方面的不断厚植已见成效,公司汽车材料、新能源材料销量增速表现亮眼,表明行业地位稳固、产品技术优势凸显并获得较高的市场认可度,未来有望进一步受益于扩大内需政策和行业的全面爆发,业绩弹性空间可期。
而在市场大环境不佳,原材料价格高企等情况下,去年业绩表现仍旧不俗,主要盈利指标稳步增长。日前,举行了2022年度暨2023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公司管理层在该会议上表示,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完善全球营销、研发、生产和服务平台,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且今年以来丙烷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回调,加上绿色石化一体化产业链将在今年打通,公司对2023年业绩依旧保持信心。
营收创新高 车用及新能源材料显著增长
财报显示,2022年实现营收404.12亿元,再创新高;归母净利润重归增长轨道,同比增长19.89%至19.9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32亿元,同比增长54.92%;基本每股收益为0.7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2.67%。回溯2022年,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能源价格上涨,行业成本显著上升叠加需求不振,生产经营面临挑战。对于其收入和净利润仍实现双增长,公司董秘戴耀珊称,主要基于公司三十年成熟的技术积累、市场策略和经营管理经验,公司能够有效控制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在原材料端,公司采取措施有效地应对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挑战;在产品端,持续开拓应用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和推出高品质的创新产品,及时满足了国内外客户的实际需求,保障了公司产品的销量增长。“公司始终坚持‘强化中间,夯实两端,创新引领,跨越发展’的千亿战略发展方针。”
从营收构成来看,改性塑料和新材料板块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达到70%以上,此外营收来源还有绿色石化和医疗健康。改性塑料板块涵盖车用材料、家电材料、电子电气材料、新能源材料、消费电子材料、环保高性能再生材料等。消费电子遇“寒冬”,但消费电子材料2022年逆势增长,实现销量6.12万吨,同比增长27.08%。总经理李南京道出了缘由,主要是公司自身产品研发创新、产品结构升级和市场应用拓展的原因,也有外部市场需求的提升驱动。其指出,尽管整体消费电子市场下滑,但智能家居、VR/AR、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出现了大幅增长,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了定制化产品,拓展了更多应用场景从而获得了产品订单的增长。此外,车用材料、新能源材料增长显著。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增长的基础上,公司2022年全年主要的车用材料全球销量75.11万吨,同比增长 21.64%;主要的新能源材料全球销量5.69万吨,同比增长84.86%。据悉,的车用材料已经覆盖了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行业客户。在需要使用车用材料的零部件和结构件等材料应用领域,公司都能为其提供车用材料产品和服务,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汽车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适配新能源汽车需求的产品具备耐高温无卤阻燃、耐电解液、绝缘耐压、耐老化、抗电磁屏蔽等性能。
在光伏、储能、动力电池、充电桩等领域的研发结硕果。公司在光伏板块主要产品包括耐腐蚀红磷阻燃尼龙材料、高耐溶剂PPE材料等;研发的生物基高温尼龙材料可满足储能行业核心零部件的材料要求,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公司布局充电桩产业材料多年,已完成对外壳、插头、内套、继电器等充电桩核心部件材料黄卡认证的全覆盖,公司抓住充电桩未来电压高压化的发展趋势,研发出具有高温绝缘、耐高温老化、耐高温溶剂老化等多种优异性能的材料。此外,公司可提供动力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如电池PACK包箱体、电池模组、高低压系统、电芯、电池上盖板及BMS壳体材料等。谈及新材料板块的贡献,李南京表示,从公司近两年经营财报可以看到,特种工程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均有较大的增长,近五年新材料销量、毛利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5%、23%,市场占有率持续快速提升,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相信,随着国产替代需求的增加以及各行业政策利好推动,公司相关板块会迎来更快的增长。丙烷是绿色石化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价格变化对公司绿色石化板块构成影响。今年以来化工周期迎来景气修复期,丙烷价格暴跌,丙烯产品的价差在扩大,有利于公司降低原材料成本。此外,今年下半年,宁波金发聚丙烯项目将投产,从而打通“丙烷-丙烯-聚丙烯-改性聚丙烯”一体化产业链,公司早已部署核心研发团队开发高附加值的聚丙烯产品,想方设法提升聚丙烯的产量,并通过与改性板块的技术、业务协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绿色石化业务板块有望减亏,甚至扭亏。
前瞻性布局迎多重利好 新能源业绩增量可期
目前,业务触角已延伸至印度、美国、马来西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搭建起成熟的全球销售网络;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业务线的产品技术质量领跑同行,并已达国际先进水准。而在改性塑料板块中车用材料占比最大,目前公司产品实现了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全覆盖,可提供整体材料解决方案。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国内乘用车销量 2356.3万辆,同比增长9.5%。其中,国内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实现销量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0%,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上升至 25.60%。汽车销售呈现旺势,同时“双碳”等国家战略规划实施、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等相关条例措施颁布,政策红利多维度助推市场扩容,行业呈现良好增势。处在汽车轻量化叠加新能源转型、部分新材料国产化替代加速的大发展趋势下,贴近下游应用市场同时具备齐全的改性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及复合材料产品体系以及合作汽车客户不断增扩的有望受益。事实上,公司早期敏锐察觉到行业蕴含极大发展潜力、车用改性塑料将大有可为,在国内大规模改性塑料的应用尚处初级阶段、国产化比例提升空间较大的时候,率先利用先发优势和强大研发能力进军该领域,同时进行国际化市场布局,目前在国内和印度车用材料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在欧洲和美国的车用材料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据悉,相关车用材料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主流新能源车企,包括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等,在新能源汽车材料市场份额得到快速增长。汽车轻量化有助于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降低排放等问题。研究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每减重10%,续航里程可提升5%至6%。而协同比亚迪(002594)设计开发的动力电池防护板,应用复合材料制作,既解决了防护板轻量化兼具耐冲击、耐酸碱性及高低温老化、阻燃的难题,又实现了减重达到25%。目前该工艺已通过多项严苛测试,成功实现批量化生产。戴耀珊表示,除了底护板外,公司还与相关公司合作开发上盖板,预计今年取得技术突破,2024年有望实现批量供应。
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通过不断加大对主流新能源汽车的材料应用领域拓展,如电池、电控和电机“三电”等领域,不断拓宽轻量化“以塑代钢”、差异化“美学塑料”、智能化“塑造空间”等材料应用领域,深化与主流新能源车厂商合作,材料在汽车的重量占比持续增加,随着与客户相关项目陆续投产,项目开发材料占比超过30kg/辆。此外,聚丙烯和ABS是汽车最主要的原材料,谋发展求突破,聚力“补链强链”筑品牌护城河,进一步完善整体产业链。相继收购宁波金发、辽宁金发等,打通了“丙烷-丙烯-聚丙烯-改性聚丙烯”“丙烯腈-ABS树脂-改性ABS”等全产业链,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和质量可靠,并可直接对接下游应用厂商,为公司带来全产业链经营溢价。经过前期的投建,多个项目将接连投产。特种工程塑料领域,年产1.1万吨PA10T/PA6T合成树脂项目已投产;年产6000吨PPSU/PES项目计划于2024年6月投产;1.5万吨LCP合成树脂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开始投产。新项目的投产将使公司能更好地承接下游需求,利于不断拓展相关产品应用场景,创设可观的利润增长点。发展摒弃守旧思想,创新指引前行,2022年持续高研发投入,金额达14.54亿元。2023年仍将持续研发新产品,提升盈利能力。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公司开发了透波和吸波、电磁屏蔽、电性能等新材料,并不断升级优化在汽车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的应用方案;在汽车数字化方面,公司前瞻性布局构建材料仿真数据卡片库,这对汽车主机厂缩短车型升级换代周期,降低开发成本以及提高开发质量具有重大贡献。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充电桩新增数量、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均实现同比增长。在“双碳”背景下,我国光伏、锂电储能、充电桩等产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可以预见未来耐高温、高绝缘、耐老化等高性能工程塑料的需求量将稳步增加。随着“以塑代钢”理念不断深入推广,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以及车用改性塑料耗用量提升、国产替代加速,相关材料将迎放量,产能优势、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凸显,未来盈利能力及经营业绩有望显著提升。同时公司也将不断发挥优势,推动新能源等新兴业务势能加速释放,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标杆“样本”。
上一篇:今年家电618大促的三个市场猜想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送
X 关闭
X 关闭